【基礎信息】
1. 課程係列:人力資源管理
2. 課程代碼:H 006-1
3. 課程名稱:績效管理實務
4. 授課時長:2天,12小時
5. 學員人數:人數控製在40人以內
6. 組織形式:分小組進行,每組8-10人,不要低於8人
7. 物資準備:投影儀、白板、白板筆、白板紙每組2張、A4紙若幹
8. 目標學員: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企業各級管理者
【課程背景】
目前很多的企業已經開展了績效管理的工作,無論是規模大的企業還是人數不多的小企業。初期開展這項工作的時候,都抱著一股熱情,以為通過績效管理可以解決企業管理方麵存在的問題。但隨著此項工作的展開,其效果始終不能讓人滿意,公司領導開始懷疑績效管理的現實性,部門管理者認為績效管理折騰人,人力資源部兩頭不討好,壓力非常大
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績效管理是否有必要在企業內部進行推廣?毋庸置疑,在中國現階段展開績效管理的工作,肯定是對企業的發展帶來好處。企業內部的很多問題,例如,人員培養、薪酬激勵、流程優化等等,確實是可以通過開展此項工作來處理並解決的,並進一步推動企業經營業績的提升。正如IBM前CEO曾經說過,一個企業的管理就是人力資源管理,而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就是績效管理
關鍵的問題是,如果想要試圖通過開展績效管理工作來解決企業的管理問題,並進一步推動企業經營及發展的話,那麽究竟該如何來做這件事,簡單化還是複雜化,係統化還是零散化,如何在經營與管理方麵找到一個平衡點,從而是企業得到良性發展,這些都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包括各級管理者在內的人員需要思考的問題
【課程目標】
通過幾次不同內容的培訓以及後繼對管理者點對點的指導與點評,管理者將會獲得以下的收獲
1. 理解績效管理的基本理念與作用
2. 了解管理平台的搭建對開展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3. 學會製定部門規劃與目標的能力
4. 掌握製定崗位職責的技術與方法和工具
5. 學會製定崗位指標包括軟性指標的工具和方法
6. 掌握指標落實到個人並結合不同人特點的落實能力
7. 學會軟性指標的可衡量性的打分
8. 掌握績效結果反饋的技巧
【方法論及模型】
本次課程的方法論來源於早期華為的績效管理實踐,並在多年各個不同企業的深度谘詢中總結提煉而成。績效管理的開展,需要企業花費時間建立相應的管理平台,包括戰略的澄清、結構的合理、流程的順暢、職位的梳理等工作。以下是該次課程培訓與輔導的係統模型與方法論
【課程收益】
本課程可以幫助企業的管理者
1. 理解績效及績效管理的真正內涵
2. 認識績效管理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設置關鍵績效指標以及績效工具的使用
4. 學習如何製定工作計劃,如何進行考評與應用的工作
【課程大綱】
1. 績效管理的認識與理解(90分鍾)
Ø 績效管理的開展在企業內部經營與管理的平衡發展中的作用
Ø 案例分享:該企業是否需要開展績效管理
Ø 引出: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對績效管理的不同要求
Ø 績效管理在係統性人力資源管理體係中的位置
Ø 信息收集:你在績效管理的過程遇到了哪些問題
Ø 解答:企業開展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十個核心問題
Ø 案例分析,引出什麽是績效,正確定義績效,才有可能管理績效
Ø 案例介紹:績效管理循環――績效管理與績效考核的區別
2. 如何建立係統性的績效管理體係:目標管理、平衡記分卡、關鍵績效指標(120分鍾)
Ø 目標體係
Ø 什麽是目標體係
Ÿ 建立目標體係的條件與環境要求
Ÿ 案例展示:一個完整的目標體係的建立過程
Ÿ 基於關鍵績效指標的績效管理體係
Ø 關鍵績效指標體係
Ÿ 如何理解關鍵績效指標
Ÿ 通過實際案例展示以下內容
ü 公司級指標的建立過程
ü 公司級指標的分解過程
ü 高層指標的設定與選擇
ü 員工指標落地:崗位指標的分解過程
ü 高層管理者指標落地:開展高層管理者績效考核工作的方法、難點與重點
Ø 平衡記分卡體係
Ÿ 平衡記分卡的出台
Ÿ 理解平衡記分卡中平衡的概念
Ÿ 建立平衡記分卡的企業內部環境要求
Ÿ 案例展示:一個完整平衡記分卡的獲得
Ø 目標管理、平衡記分卡、關鍵績效指標之間的差異與優劣比較
Ø 互動:你所在的企業適合建立那種體係化的績效管理模式
3. 設置績效指標需要了解的概念和工具(60分鍾)
Ø 理解關鍵績效指標的意義和作用
Ø 案例展示:指標與標準的理解
Ø 指標定性與定量的選擇
Ø 實際案例展示:關鍵行為指標的考核
Ø 指標數量與權重的確定
4. 實操練習:設置部門負責人指標(60分鍾)
Ø 頭腦風暴:各部門/各科室的主要職責
Ø 小組第一次練習:將主要職責匯總在魚骨圖上並將具體工作細化到魚翅上
Ø 小組分享,講師點評
Ø 確定KPI的原則、判定與選擇
Ø 小組第二次練習:選擇指標落地,設定權重與行為指標
Ø 交流與分享:如何設定員工指標並落地
5. 如何將指標轉換到可監控可管理的層麵-績效實施階段(120分鍾)
Ø 故事分享:了解製定計劃的重要性
Ø 將指標轉換成可執行的工作計劃:注重過程管理並以結果為導向
Ø 案例展示:如何幫助設置行動計劃
Ø 行動計劃過程監控的工具介紹:工作日誌、總結報告、例會等
Ø 績效實施過程中的信息收集:具體案例展示,需要收集哪些信息
Ø 績效實施過程中的如何輔導員工
6. 非係統性的績效考核技術介紹(90分鍾)
Ø 非係統性的考核技術種類分類介紹:因素比較法、強製性比例分配法、工作作業法等等
Ø 實際案例展示:運用排比方法確定各個員工的考核結果排序
Ø 應該采用怎樣的考核工具(結合案例)
Ø 如何選擇評估工具:多種考核工具的介紹、比較與使用(某公司的其中一種方法的使用介紹)
Ø 幾種考核誤區的介紹及應對方法
Ø 考核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Ø 自我評估與主管評估的結合:流程、作用、方法介紹
Ø 部門間滿意度的評估:行政部、人力資源部、財務部、信息係統部等
Ø 如何進行年終評議及需要注意的方麵
7. 不同崗位種類的考核方式介紹(60分鍾)
Ø 了解你所在企業的發展階段
Ø 不同發展階段銷售人員的考核模式
Ÿ 提成製還是團隊獎金製,簡單化還是複雜化
Ÿ 實際案例展示:一個銷售人員的業績合同
Ø 不同組織結構中的研發人員的考核模式
Ÿ 職能製組織結構下的項目考核製
Ÿ 矩陣型組織結構下的產品線的項目運作的考核方式
Ÿ 具體案例展示:某公司研發人員的考核方式介紹
8. 互動與討論:考核製度講解(60分鍾)
Ø 好的考核製度包括哪些內容
Ø 考核組織的確定
Ø 考核周期的設定,每月、每季還是年度考核
Ø 考核等級的選擇,三等、四等還是五等級
Ø 是否需要設定考核比例,設置的比例多少是合適的
Ø 考核形式如何安排,一級考核還是設置二級審核
9. 績效反饋與麵談(60分鍾)
Ø 分小組先討論並分析幾個績效麵談的案例
Ø 績效反饋與麵談的目的
Ø 績效反饋與麵談需要做的準備工作(管理者與員工的準備)
Ø 麵談與反饋什麽內容(先分組討論,再舉例說明並進行點評)
Ø 績效麵談提綱設計(分組進行,講師點評)
Ø 績效麵談策略與技巧(幾個案例分小組討論,講師點評)
Ø 績效麵談表格設計與使用技巧